close

六月中旬協會接到旅行社來訊,一批來自香港的旅團想在6/27參訪菁寮天主堂和平安天主堂,歡悅同意後獲得詳細資料,發覺是一群13-18歲間的青年,跨海指名來朝聖,這樣的恩寵使協會滿懷感謝,一早便來教堂整理環境,會院內也揚起祈禱的樂曲,在一片寧靜中等待參訪者的到來。

九點半一到遊覽車準時出現,青年們魚貫下車,神父熱情歡迎並開始為其導覽。參訪者中,兩位是老師一位是香港領隊一位是台灣地陪,上前與之攀談發現領隊也是教友,仔細詢問了解這是校方要求,意在「建立學生活潑的信德和吸引他們更認識天主教」。他們在台灣的幾天住的是真福山,探訪了高雄的玫瑰堂等等教堂,淺談一會又各自專注聆聽神父說話,認識教堂內陳設、禮儀過程,並介紹青年們有關三角一體生命學校的籌備,還提筆寫了祝福,學生們好訝異外國神父竟寫了一手好字。

不久移師到平安天主堂,充滿檜木香氣的聖堂,撫平了夏日的悶熱與煩躁,簡短的敘述修繕過程,老師接續,帶著學生們靜默與祈禱(老師們也是教友!)我們退至堂外接續對談,好奇的探索各自教區福傳的狀況。美麗的領隊告訴我們香港教區正打算「重新修繕偏僻地區的老舊教堂」,這些教堂年過近百,流失教友早已關閉,將由堂區各自募款維修,因此正積極搜羅各地修繕經驗,得知道平安堂的修繕過程,內部大部分的屋樑、長椅、門、祭台是舊有翻新時,不可思議的驚嘆著……而我們則讚嘆香港在牧靈福傳的積極,參訪時間結束,青年們轉往下一處繼續他們的朝聖之旅。

目送他們離去的同時反思台灣近況,1949到1963年,教友成長率每年都有10%,甚至有五年是超過20%,但從1963年之後,成長率很少有超過10%,1970年後大都成了負成長,衰退的局面不言而喻。香港也面臨著教會老年化,於是早在2009年除老齡服務外,亦擴大年輕族群,進入校園,透過與學校合作,利用教會資源,由教會包辦課外活動及發展璇人發展活動以吸納學生。一些沒有教會背景的學校亦與教會建立類似的合作關係,這也是目前我們正在做的,偏鄉教育、三角一體生命學校…..「教會猶如一身 就如身體只是一個,確有許多肢體,身體所有的肢體雖多,仍是一個身體(格前12-11)」。我們果真是在同一個身體因著基督努力著。

誠心祈求香港的教堂修復,並要持續努力三角一體生命學校的修繕及募款,願天主帶領,我們信賴並盼望著…..

參考資料
2006<台灣天主教發展趨勢之研究> <<宗教、術數與社會變遷(2):基督宗教研究、政教關係研究>>,頁27-56

2017<基督宗教與香港> <<香港宗教與社區發展>>,頁77

 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01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04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07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14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18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23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25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26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31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35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38.jpg

0627香港學生參訪_180627_0039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cach1960 的頭像
    chcach1960

    【菁寮天主教聖十字架堂官方部落格】

    chcach19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